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应用化学相关记录2310条 . 查询时间(2.779 秒)
多孔液体是指具有永久性孔隙的液体材料,其将多孔固体的有序规整孔道和液体的流动性等诸多优点相结合,在气体捕集与分离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多孔液体的概念及分类,并总结了多孔液体形成的必要条件;然后分别详细综述了三类多孔液体的合成进展,并阐述了多孔液体在气体捕集与分离方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近五年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现存的挑战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
五羟甲基糠醛(5-HMF)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具发展性和潜力的新型平台化合物。纤维素水解经由葡萄糖中间步骤进而转化为5-HMF是生物质资源制备能源平台化合物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理解葡萄糖转化为5-HMF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由葡萄糖制备5-HMF过程中的不同溶剂体系及外场对目标产物得率的影响,综述了由葡萄糖向5-HMF的转化机理,包括葡萄糖异构为果糖、果糖脱水生成5-HMF。目前,葡萄糖制备5...
微流控芯片上的颗粒聚焦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工程和医疗等领域。精确的聚焦过程是计数、检测或分选等应用的关键预处理步骤。颗粒聚焦技术根据是否引入外部能场和鞘流,分为主动聚焦、被动聚焦和鞘流辅助聚焦。被动聚焦利用流体的惯性、黏弹性等特性操控颗粒在流体中的平衡位置,拥有结构简单、高通量、生物兼容、低成本和无标记等多重优点。已有大量文献针对微流控芯片上的颗粒被动聚焦技术,从芯片的结构拓展、微流体特性和...
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particulatematter,APM)中负载的有毒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等有害成分通过吸入暴露进入人体内,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APM中能被人体吸收的有害成分的浓度,而不是有害成分总浓度,更能科学地反映APM中有害成分的危害。为了简便、快速地分析APM中有害成分的生物可给态浓度(Bioaccessibleconcentration),研究者相继提出多种吸入生...
以福白菊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相结合制备福白菊精油。分别采用健那绿、细胞膜荧光探针DiI、碘化丙啶、罗丹明123以及溴化乙锭等染料标记酵母细胞、酵母细胞膜、酵母线粒体和质粒DNA,研究福白菊精油对酵母细胞、酵母细胞膜、线粒体以及质粒DNA的破坏作用,探讨福白菊精油的抗真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福白菊精油不仅能破坏真菌的细胞膜,使其细胞内含物外泄,还能够穿过细胞膜,破坏其线粒体膜和DNA...
研究液滴撞击到固体表面的回弹行为在喷墨印刷、定向输运、自组装与能量收集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表面浸润性图案化可以精准调控液滴的铺展和回缩行为,但此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卫星液滴的产生,对于喷墨打印等应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如何精确控制卫星液滴的产生仍然是一个挑战。
MOC-16超分子笼具有高正电荷、多孔窗口、质子电离特性,适于在均相体系中营造笼内外环境、性质(笼内空间和笼外溶液)完全不同的异相性,如笼内外酸碱两性环境、笼内外界面传输、主-客体作用相转移等,进而形成具有多相性、多功能性的溶液微纳空间作为分子反应器,构建融合均相、异相、相转移和酶催化特点的多模式催化平台。而仿酶超分子笼效应是控制反常性笼限域催化的关键因素,克服了经典溶液理论中“溶剂笼”效应的瞬态...
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大量的孔隙结构和活性位点,在气体吸附、催化、医疗等领域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MOFs是晶体粉末,具有脆性较大、在水中易分解和不易回收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通过MOFs与柔性高分子的复合,特别是与水凝胶的复合,极大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柔顺性、可回收和可加工性等特性,进一步拓宽了MOFs的应用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水凝胶MOFs原位生成法、MOFs/水凝胶同时生成法和水凝...
氰基广泛存在药物活性分子中,且氰基可以很容易转化成酰胺、酯基、醛基以及伯胺等官能团,因此有机分子的氰烷基/甲基化反应得到有机和药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有合成策略可以选择性引入氰基,近年来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C—H键激活直接与乙腈或取代乙腈发生氰甲基/氰烷基化反应,因其具有高效的原子经济性以及可规避预官能团化等优点。因此,本文详细评述了自由基促进的氰甲基化、光化学催化直接氰甲基化、芳环或杂环脱氢偶...
生物质水热液化转化为生物原油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液体燃料制备途径。但水热液化水相产物产量大、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限制了水热液化的绿色发展。论文以本课题组近10年(2012—2021)的研究积累为核心,综述了水热液化水相产物的形成机理、理化特性和资源回收路径。本文介绍了水相副产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不同反应变量下水热转化和元素迁移途径;综述了水相生物转化的途径和研究进展,包括好氧微生物降解...
曲雯雯,女, 汉,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应用化学系副系主任,教授。
工作总体概述:2012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2014-2015年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电化学领域权威专家Radoslav. R. Adzic教授;2015-201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师从长江学者获得者材料化学领域专家杨世和教授,开展了电催化化学与表面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等。工...
陈阵,男,汉,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云南省“师德标兵”,昆明理工大大学“教学名师”
学习经历:2002/09-2005/0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硕士。1991/09-1995/06,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士。
王元兰,女,1969年9月生,湖南湘乡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化学,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SCI、EI论文1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有6篇),研究论文被SCI、EI刊物引用50多次。现主持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湖南省教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