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Science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189 秒)
日前,地球科学Earth-Science Reviews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和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梅廉夫教授团队关于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结构和演化方面的成果。论文第一单位为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叶青,通讯作者为梅廉夫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怀玉团队研究成果(An investigation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measures during the first 50 days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教材(Science in the Classroom),并以Wuhan lock...
Seeing the urgent need for change, a team of scientists from lead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 laboratories across the West has produced a synthesis of the scien...
类地行星核处于行星内部的最深处,是深空探测领域最为神秘的区域;同时也是类地行星能量的策源地,不仅蕴含着类地行星早期演化的重要线索,也可以通过液态铁合金的对流产生磁场,对行星表面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Stevenson, 2001; Stevenson, 2008)。
火星地震事件主要包括低频事件 (low-frequency event)和高频事件 (high-frequency event)。其中低频事件的震源主要分布于火星地幔内,包含穿透火星地幔的震相(图1),对于约束火星上地幔结构有重要意义。
经过国际多个科研团队的通力合作,今年7月23日Science连续刊发了三篇文章(Khan et al., 2021; Knapmeyer-Endrun et al., 2021; Stahler et al., 2021),逐一揭秘火星壳、火星幔和火星核的神秘面纱,人们终于第一次“看到”包括火核在内的火星内部结构,对火星内部的物质组成也有了新的认识。
气候系统最显著的多年代际振荡是北大西洋区域的海表温度变化,即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简称AMO)(Kerr, 2000)。AMO周期较长,约为50-70年,这一现象究竟是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率,亦或只是响应外强迫的表现,一直以来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干旱和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土体龟裂问题越来越突出,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掌握土体龟裂的发育规律及机理,对防治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岩土和地质工程问题、保护地质环境和分析土体的灾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0年11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地空学院鲁安怀/李艳课题组题为“Photoreduction of inorganic carbon(+IV) by elemental sulfur: Implications for prebiotic synthesis in terrestrial hot springs”的研究成果(网址:https://advances....
地球水的来源一直是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研究的热点。氢同位素组成是示踪地球水来源最为重要的依据。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太阳系中天体的氢同位素组成有巨大的差异:太阳、木星和土星具有相似的氢同位素组成(δD约为 -865‰),且与星际气体的氢同位素组成相同,该值被认为是太阳星云的初始值;
根据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20年7月2日更新的数据显示(含科研人员报送online文章),2020年前两季度地球环境研究所署名发表的论文已被SCI收录180篇。其中,第一署名单位SCI文章68篇,其他署名单位SCI文章112篇。在第一署名单位的68篇文章中,一区文章有37篇,2区文章有11篇(根据中科院分区2020升级版和2019-2020年度影响因子)。
地球科学学院钟宁宁教授团队的论文“Graptolites as fossil geo-thermometers and source material of hydrocarbons: an overview of four decades of progress”于2020年在Earth-Science Reviews上发表,文章通讯作者为钟宁宁教授,第一作者为罗情勇副教授。
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局部区域的一种快速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它可以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释放出1028~1032erg的能量,这些能量包括辐射能、动能、热能和非热能等。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和日冕,但有些大耀斑在我们肉眼可见的光球层也会发生辐射增强,被称之为白光耀斑,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学家理查德C.卡灵顿(Richard C. Carrington)第一次观测记...
日前,国家有关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5年为周期,面向全国科技期刊系统构建支持体系。由我校主办的《Journal of Earth Science》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类项目。该刊是湖北省高校唯一入选重点类的期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于1990年创刊,是我国高校较早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之一。2007年起被SCI收录,2...
尺度是地学的基本概念。尺度转换则是将已知信息推演到未知目标尺度上。地理现象在不同的观测尺度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某一尺度的观测信息不能直接运用到其他尺度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