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病理学 PD-1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213 秒)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PD-1抑制剂则可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较其他治疗手段而言,PD-1抑制剂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仍然存在不足,即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对PD-1抑制剂治疗是无效的。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可改善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有效率...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结直肠癌细胞的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探讨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13例术后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
探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一线治疗Lewis肺癌移植瘤的疗效及其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成瘤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免疫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顺铂、PD-1抑制剂和顺铂+PD-1抑制剂,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各组CD8+T细胞及CD4+CD...
免疫检查点蛋白通过复杂机制抑制抗肿瘤免疫,进而介导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得主发现了抑制上述机制的癌症疗法,为人类抗肿瘤治疗带来曙光。近年来,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较好疗效,将肿瘤免疫治疗推向新的里程碑。然而继之出现的耐药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成为这一领域新的难题。本文就...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CD279)为共刺激受体CD28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活化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CD274)为PD-1的一个重要配体,广泛表达于肿瘤细胞以及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以PD-1/PD-L1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胶质瘤病人的石蜡包埋标本43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及HIF-1α的表达水平,分析PD-L1与HIF-1α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 PD-1PD-L1、CMTM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44例OSCC患者石蜡标本和2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D-1PD-L1、CMTM6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各蛋白之间的相关性。
随着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的发展,第二代联合免疫抑制剂应运而生。作为一种PD-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M7824可在拮抗PD-L1通路的同时捕获TGF-β,有效增强免疫应答,减少免疫逃逸及耐药性的发生。该药物在多个临床前研究中取得显著疗效,然而其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仍需大型临床研究数据证实。
系统评价PD-1/PD-L1抑制剂对比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ASCO会议摘要及杂志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
放疗主要以局部治疗肿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以通过损伤DNA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且也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这种治疗方式不仅有抑制作用,更有激活效应。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的抗体作为目前最热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恢复和提高机体T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抑制肿瘤的增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疗效较单一治疗模式提高。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多种实体瘤取得明显疗效,但是单药治疗有效率不高。因此,探寻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精准选择潜在获益人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错配修复基因缺陷等可能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对这些标志物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可能为临床筛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人群提供依据。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多数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D-1/PD-L1通路可促进肿瘤细胞糖酵解和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微环境中还能诱导巨噬细胞中PD-L1的表达,增强免疫抑制作用。PD-1/PD-L1被认为是重要的免疫检测点,派姆单抗、尼伏单抗、阿替珠单抗、度伐鲁单抗和阿维单抗...
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造成肿瘤进展的关键原因,其分子机制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研究表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其中,PD-1是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抑制性免疫检查...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又称B7-H1,是免疫反应中极其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心、肝、肾、肺等多个器官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中广泛表达,肿瘤发生时机体内的肿瘤微环境会使得浸润性T细胞高表达程序性死亡-1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同时肿瘤细胞中PD-L1的编导上调,与PD-1受体相结合,导致肿瘤微环境中...
结直肠癌是目前常见的肿瘤之一,关于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微卫星高频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PD-1/PD-L1免疫疗法是目前关注的热点,多项临床试验已取得良好的疗效,2017年NCCN指南更新推荐纳武单抗(nivolumab)和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作为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或三线的药物选择。本文对当前dMMR/MSI-H结直肠癌特点、PD-1/PD-...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