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学其他学科 癌细胞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449 秒)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2016年2月25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胰腺癌细胞会大量产生一种酶,从而使治疗药物失效。阻断这种酶,癌细胞就会对药物重新敏感起来,药物就可以发挥疗效。研究人员发现,具有抗药性的胰腺癌细胞会大量产生一种名为CYP3A5的酶,并利用这种酶分解药物,目前使用的许多抗癌药物都因此失效。研究人员在实验鼠身上的癌细胞中定向阻断了这种酶,使药物对癌细胞重新恢复了治疗作用。接下来,他们希...
在切除恶性脑肿瘤时,医生既不想留下任何癌细胞,又要保护健康脑组织,将对神经的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然而一旦打开了病人颅骨,就没时间在笨重的显微镜下对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据美国华盛顿大学最新消息,该校工程师与斯坦福大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巴罗神经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一种手持式微型显微镜,让医生在手术时也能看到细胞水平,帮他们决定该在哪里果断下刀,在哪里刀下留情。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中心辐射生物医学研究室韩伟课题组近期在低温等离子体抑制癌细胞迁移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已被《科学报告》杂志接收。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医学方面的潜力被不断发掘,比如能促进血液凝集和伤口愈合等。此外,低温等离子体还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肿瘤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让科学家倍感困扰的是,人们对于低温等离子体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英国癌症研究会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其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形成新肿瘤的关键机制,未来有望据此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药物,抑制癌细胞扩散。领导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马兰希在美国新一期《细胞》杂志上报告说,癌细胞一旦扩散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就需要利用新环境中的机体组织来帮助癌细胞形成新肿瘤,也就是说癌细胞要把新环境“改造”得更适合自身生存。
皮肤癌患者体表的癌细胞正在如何变化?要是能直观地看到这些“原生态”癌细胞就好了。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癌细胞可视化技术,有助于直接分析患者体表组织内的癌细胞。大阪大学石井优教授领导等人开发出的这一技术,借助能标识癌细胞的荧光分子,利用特殊的显微镜进行观察,不仅能从皮肤上发现癌细胞,还能揭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
据《日刊工业新闻》2014年8月5日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可以复合识别癌细胞表面蛋白质和糖链的新型抗体。据科学家推测,癌细胞的异常分裂很可能与糖链异常有关。该研究小组以癌细胞表面的糖链和名为血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的蛋白质为标的,通过分析癌细胞特异糖链构造的解析数据,成功开发出可以复合识别两种物质的抗体。经对比试验,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的血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随诊观察是决定肿瘤治疗成败的关键环节,离不开对癌细胞的精确检测。然而,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测率不高、费用昂贵、多次抽血增加患者痛苦,对肿瘤治疗的帮助并不大。
探讨“三阴”乳腺癌细胞中沉默survivin基因对抑癌基因caspase3和caspase7的影响。方法 针对survivin基因设计干扰片段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GCsilencerTMU6/Neo/GFP进行连接,之后转染“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通过RT-PCR鉴定survivin基因mRNA水平沉默效果;用RT-PCR检测沉默survivin基因对caspase3和caspase...
目的研究C-jun和雄激素受体(AR)在多西他赛处理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及其非雄激素依赖亚型LNCaP-bic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处理雄激素依赖型LNCaP前列腺癌细胞及其亚型雄激素非依赖型LNCaP-bic细胞,采用荧光素酶分析检测AR及AP-1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沉淀方法分析C-jun以及AR的蛋白表达和相互作用。结果经多西他赛处理后,LN...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途径。 方法 通过向乳腺癌MCF-7细胞株转染PET-BMP-4质粒过表达BMP-4;采用RT-PCR、MTT法、Boyden小室培养、Hoechst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质粒转染、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
探讨Hsa-miR-145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145阻遏物(miR-145 inhibitors)转染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以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inhibitor NC)作为阴性对照,通过MTT法和Transwell侵袭...
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肠癌细胞Caco-2及SW480增殖、迁移及间隙连接蛋白Cx32与Cx43胞膜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大肠癌效应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肠癌细胞分为ATRA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以1×10-8、1×10-7、1×10-6、1×10-5 及1×10-4 mol·L-1 ATRA处理Caco-2及SW480细胞,应用MTT法测定其生长抑制率;以1×10-5及1×10-4...
探讨miR-149在鼻咽癌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Real-time PCR和2-△△Ct 计算方法验证miR-149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别应用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析miR-149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 Western印迹检测E-cadherin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 miR-149在5-8F和6-10B鼻咽癌细胞系中表...
构建针对骨保护素(OPG)基因的一个载体编码三条短发夹RNA(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OPG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3个针对OPG基因的RNA干扰(RNAi)位点,分别设计合成3对编码相应shRNA的DNA单链,每对单链连接形成双链后分别与线性化载体pGenesil-1.1、pGenesil-1.2、pGenesil-1.3连接形成pGenesil-1...
探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DU?鄄145的生长抑制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BPE作用于体外生长的人前列腺癌细胞DU?鄄145。通过CCK?鄄8法检测BPE对DU?鄄145的增殖抑制,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RT?鄄PCR测定促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鄄2的表达。 结果 BPE对DU?鄄145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