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肿瘤免疫学 靶点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73 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中心、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桂俊团队同合作者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为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细胞—代谢》和《先进科学》。
人类CC趋化因子受体8(CCR8)是癌症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新兴靶点。深入了解CCR8的分子识别,尤其是与非肽类小分子配体的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2月2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徐菲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题为“Unveiling the structural mechanisms of nonpeptide liga...
2023年9月6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允研究组与复旦大学罗敏/卢智刚/高海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功能高度保守的肿瘤免疫抑制受体CD300ld。CD300ld在PMN-MDSCs上特异性高表达,是调控PMN-MDSCs募集及免疫抑制功能的关键受体。靶向CD300ld能够通过抑制PMN-MDSCs的募集和功能,重塑肿瘤免疫...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 )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沈萍萍教授团队长期在肿瘤免疫调控机制及免疫治疗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工作,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临床功效评估。最近一项工作发现:可变剪切形成的CD44变异体,在ICC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显现出良好的...
2022年8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荣斌、江维教授团队与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唐任宏团队合作,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发现了下丘脑-垂体轴及其产生的激素α-MSH,可以通过其受体MC5R促进髓系造血和免疫抑制性的髓系细胞产生,从而促进肿瘤生长,MC5R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层细胞外基质(ECM),其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降低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浸润及杀伤效果。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与乳腺癌等肿瘤进展密切相关。近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Tumour DDR1 promotes collagen fibre alignment toinstigate immune ex...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因缺乏激素受体和HER2蛋白的表达,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肿瘤新血管形成(Neovasculogenesis)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肿瘤血管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策略。肿瘤血管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系统,包括内皮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和肿瘤血管拟态(vasculog...
以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靶向PD-1和CTLA4等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等免疫治疗方法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2】。但限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以及其调控的复杂性,现有以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疗法仍然存在一些限制,特别是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对PD-1/L1抗体抑制剂不敏感或者很快耐药,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究肿瘤免...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毅教授团队在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和免疫治疗新靶点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分别以论文形式在肿瘤免疫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和《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通讯作者为张毅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独立作者单位。该研究由张毅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
CD47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通过结合巨噬细胞上的SIRP(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向巨噬细胞传递“don’t eat me”的信号,从而实现免疫逃逸。靶向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肿瘤细胞进行清除,该单抗目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其和利妥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但是临床结果同样表明CD47单抗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红细胞高表达CD47...
2018年7月2日,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我校刘明耀、杜冰团队题为“Inhibition of Rspo-Lgr4 facilitates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 by switch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的研究成果,我校博士后谭炳合为该文第一作者,刘明耀及杜冰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尽管近年来肿瘤免疫...
日前,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附属六院”)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教授团队在肠癌研究领域再获硕果。汪建平教授团队与美国排行第一的癌症中心——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终身正教授李孟鸿教授共同合作的研究,于8月10日在国际肿瘤学方面的顶尖杂志《Cancer Cell》(《癌细胞》,影响因子:23.523)中正式发表,附属六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此研究发现了新的...
近年来临床针对乳腺癌已形成包括传统手术和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并用的综合治疗;其中生物治疗已成为乳腺癌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乳腺癌相关靶点被不断发现和研究。正确的生物治疗策略和靶位选择将为乳腺癌的高效安全治疗提供重要工具。
观察两种端粒相关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形态、功能、凋亡及细胞传代的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