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物理学 超导相关记录771条 . 查询时间(0.256 秒)
凝聚态物理中的许多反常现象,如近藤效应、重费米子行为和巨磁阻效应等源于局域磁矩与巡游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巡游电子在低温形成库珀对并与局域磁矩共存,体系会进入磁性超导态。由于磁有序与超导往往相互排斥,磁性超导体比较少见,但是一旦形成,磁性自由度的参与会使超导态具有非常规的配对机制或呈现反常物理现象。因此,探索新的磁性超导体对于研究非常规超导机制和发现新奇物性具有重要意义。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具有在常压下最高的超导临界温度(Tc),并且材料中的电子强关联性还导致了丰富的物理现象。研究者一直试图从这些复杂交织的自由度中找出超导库珀配对的关键驱动因素,其中的一个思路是寻找与Tc直接相关的能量尺度。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传统超导体中的同位素效应(较轻的同位素具有较高的Tc)强有力地支持了BCS理论的建立——原子质量决定了声子能量,而声子能量又与Tc直接相关。
超导腔是加速器的“发动机”,在建和未来的大型加速器装置如对撞机、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中子源等无一例外地采用超导腔来加速电子、质子、重离子等各种带电粒子,因而,高品质因数(Q)和高加速梯度(Eacc)的超导腔成为了全世界加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预研的加速器关键技术之一。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广铭教授课题组在二维双层超导系统相位相干理论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2022年5月13日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Phase coherence of pairs of Cooper pairs as quasi-long-range order of half-vortex pairs in a ...
高压极端条件可以创制常压难以形成的新结构,实现新的功能特性,为拓展变革性的新材料提供了独特机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靳常青、望贤成团队长期开展高压极端条件新材料制备及功能研究,设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高压、低温、强场和激光在位加热一体化实验装置,可进行超高压高温合成和在位物性表征。基于以上极端条件技术,团队相继揭示了系列高压极端使役条件材料...
202年5月12日,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邹良剑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电子关联、磁关联及掺杂对非传统超导体Ba2CuO4-δ基态性质的影响和其中自旋涨落诱导的超导配对对称性。相关结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固体所博士生白晓成和全亚民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邹良剑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自1986年被发现以来,其超导机理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科学难题之一。普遍认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电性源于对其核心铜氧面的化学掺杂。因此,直接探测铜氧化物超导体铜氧面的电子结构,特别是阐明超导电子配对函数的对称性和配对媒介对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近年来,超导量子计算发展迅速,量子算法的实现以及量子模拟多体系统的性质引起关注。利用超导量子比特实现多粒子纠缠,可展示系统同时控制多个量子比特的能力,并且量子纠缠作为一种量子计算有用的资源,其方便制备会降低量子算法的实现难度,但是对于利用量子纠缠突破经典方法测量精度的标准量子极限,并进一步逼近海森堡极限的探索较少,该方向即为量子计量学的内容。
近年来,超导量子计算发展迅速,大家关注的应用一般有两个方向,量子算法的实现以及量子模拟多体系统的性质。利用超导量子比特实现多粒子纠缠,可展示系统同时控制多个量子比特的能力,且量子纠缠作为一种量子计算有用的资源,能方便制备会降低量子算法的实现难度,但是对于利用量子纠缠突破经典方法测量精度的标准量子极限,并进一步逼近海森堡极限的探索不多,这个方向即为量子计量学的内容。
非常规超导体包括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铁基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和部分有机超导体等,因不能用传统的BCS超导理论描述而得名,它们的微观机理至今是凝聚态物理中颇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传统的超导机理仅考虑电荷相互作用,即巡游电子与构成材料晶格的原子发生库仑相互作用,通过交换晶格振动的能量量子——声子而发生两两配对,最终相干凝聚成超导宏观量子态。而在非常规超导体中,自旋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超导电性往往起源...
非常规超导体包括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铁基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和部分有机超导体等,因其不能用传统的BCS超导理论所描述而得名,它们的微观机理至今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传统的超导机理仅考虑了电荷相互作用,即巡游电子与构成材料晶格的原子发生库仑相互作用,通过交换晶格振动的能量量子——声子而发生两两配对,最终相干凝聚成超导宏观量子态。而在非常规超导体中,自旋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超导电...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的罗会仟(第六批会员、2020年度优秀会员)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的李源副教授团队、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里昂·布里渊实验室Philippe Bourges和Yvan Sidis教授、澳大利亚中子散射中心Sergey Danilkin等科学家开展国际合作,利用极化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确立了铁基超导材料在超导态下自旋涨落的普遍择优取向...
最近,有实验报道碳氢硫在267GPa的高压下会呈现出287K的室温超导电性,但材料的真实结构未知,也引起了一些争论。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研究团队,按照实验中的元素配比,经过大量的探索,理论上找到了一种新型C-S-H结构C2S2H4,计算发现该材料在64GPa时发生绝缘体到金属的转变,同时出现超导电性,但Tc较低。随着压强升高,超导转变温度Tc不断提高,最终在300GPa时达到16.5 K。此外,在C...
自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三十多年来,对于其物性和机理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最佳掺杂与欠掺杂区间,对高温超导“非常规性”的认识也多发端于此。近年来,通常被认为比较传统的过掺杂区间也展现出偏离BCS理论的实验迹象,然而其非常规物理性质的来源尚不清楚。特别是,当赝能隙态和电荷序等现象消失后,过掺杂区间的电子结构特性及其向金属态的演化,是当前该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
在自旋非零(通常由铁磁序引起)的激子(电子-空穴对)凝聚体中,由于激子内部的库伦吸引势起到了类似超导配对势的作用,因此该激子凝聚体可以通过其自旋与磁场梯度的耦合,产生出一系列与传统电荷超导相对应的效应。上述理论最早于2011年(Physical Review B 84, 214501)由谢心澄院士和孙庆丰教授等人提出,这种新奇的物态也相应地被命名为“自旋超导态”。此后,自旋超导这一概念受到了持续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