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 带电粒子光学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子物理学 信息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1.074 秒)
室温磷光(RTP)是一种独特的光物理现象,相关材料在撤去激发光源后,可以持续数秒到几小时的长寿命发射。由于其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长发光寿命等特性,RTP材料在信息加密、生物成像、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与广泛应用的荧光标签相比,RTP材料还具有额外的时间维度和更为丰富的光学可调性,因而在多级信息编码中展现出更高的隐蔽性和难以复制性,更适用于高等级的信息加密与防伪。近十年来,RTP领域得到...
丁家峰,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以及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航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国微集团、北京中瑞新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等横向课题;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IEEE Sensors Journal,仪器仪表...
石金晶,副教授(博导),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长沙市杰青,中南大学“升华猎英”人才。2013年7月获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韩国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公派留学,师从韩国工程院院士Lee Moon Ho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机器学习、量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利用量子技术在复杂系统随机建模中的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教授李传锋和项国勇与合作者,使用单个量子比特的内存实现的量子模型可以获得比相同内存维度的任何经典模型更高的精度。该研究展示了量子技术在复杂系统非马尔科夫过程建模中的存储优势。2023年5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Implementing quantum di...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是衡水学院(原师专)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于1979年10月正式建立。从1980年第一届学生毕业至今已向国家输送了5000多名合格毕业生,且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初、高中教学骨干,有的成了学科带头人,先后有30余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005年,物理学专业开始招生,2006年增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2年增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5年增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201...
近期,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2个国家宣布共同推出“纠缠交换”(Entanglement Exchange)门户网站(entanglementexchange.org),为量子信息科学(QIS)领域的学生、博士后和研究人员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各国将在网站上各自创建页面,提供QIS领域学习和研究机会。
量子科技研究与发展日新月异,其成果将深刻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热点。本次学术沙龙中,张战军教授结合他之前做的项目,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量子关联、量子秘密与操作分享。
2021年10月23-24日,中英物理学会量子信息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主题为"量子科技的发展与未来",由中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承办。会议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20余位专家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做邀请报告,超过5000人次参与研讨会直播交流。
任杰,男,博士,副教授。现为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从2009年~至今,一直在高校从事物理学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大学物理、固体物理等课程,主持常熟理工学院教改课题一项。主要科研方向是量子信息,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22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面上项目三项。获得苏州市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三项。
冯金福,教授,男,汉族,1965年2月生于江苏常熟,农工民主党员,2003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至2006年在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苏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苏州市人大常委。先后承担了《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学》、《理论力学》等课程的教学。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量子点和...
武永鑫 硕士,教授,省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主持或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3项。主持市级创新团队1项。主持校级教科研项目5项。主编教材4部。发表教科研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5篇(第一作者2篇)。本科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安徽建筑大学)应用电子专业,硕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人与上饶师范学院李波、梁晓斌、南开大学陈景灵合作,实验实现了光量子信息的掩蔽,成功地将量子信息隐藏到非局域的量子纠缠态中。该成果2021年4月3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郭红力,1981生,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在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贺泽龙,男,副教授。2013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项目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急管理项目)一项,主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主持校博士基金一项,主持校基金项目一项。
自旋轨道耦合是用来描述电子运动轨道与其自旋自由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效应;利用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电场对电子自旋态的高效调控,进而为高性能低功耗的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发奠定基础。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和调控自旋轨道耦合成为当前自旋电子学的研究热点。近日,我校信息学院寇煦丰团队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制备出基于InSb/CdTe的强自旋轨道耦合异质结体系,并成功利用结构优化和电场调控实现了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