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天文学 行星相关记录756条 . 查询时间(0.039 秒)
中科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月19日上午在地3楼报告厅召开了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用现场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王水院士、石耀霖院士、涂传诒院士、杨元喜院士、武向平院士等顾问委员会成员和徐义刚院士、窦贤康院士、潘永信院士、周忠和院士、孙和平院士、张荣桥总师、倪四道教授、张可可教授、张铁龙教授、傅绥燕教授、曹晋滨教授、张毅刚研究员、林杨挺研究员、刘立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李明涛研究员2022年1月18日发布一项小行星观测预报说,一颗公里直径、代号为1994 PC1的近地小行星,将于北京时间19日清晨5点51分飞越地球,但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威胁。他表示,这次飞越是未来100年内,1994 PC1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其此次飞越最近距离地球约198万公里,相当于约5个地月距离。不过,这颗小行星这次飞越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威胁。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近日发现一颗正在向地球飞来的近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其编号为2022 AA,预计它将于2022年2月4日飞掠地球。这也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现的首颗近地小行星。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介绍,这颗小行星于1日21时33分左右被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接到上报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将这颗“新星”编号为2022 AA。2022 AA是一...
浩瀚的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不仅有八大行星,还有千千万万个头不等、形状各异、运行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它们在装点太空的同时,也带来了撞击地球的风险和隐患。或许有人认为担心小行星撞地球是杞人忧天,但只要看一眼月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就知道此类事故在太空中并不是新鲜事。之所以察觉不到,是因为人类可记录的历史还过于短暂。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游牧”行星们离群索居,远离任何照亮它们的恒星,通常无法成像。但据22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天文学》上的一项新研究,法国波尔多天体物理实验室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天文学家牛利亚·米雷—罗伊及其团队提出,在“游牧”行星形成后的几百万年里,其仍然足够热且可发光,这使得它们可被大型望远镜上的敏感相机直接探测到。研究人员在靠近太阳的恒星形成区域(天蝎座和蛇夫座)上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2021年12月23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日报道,来自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中撰文指出,他们利用哈勃望远镜提供的数据,首次直接探测到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周围磁场的特征。研究人员指出,磁场在保护行星大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测到系外行星的磁场是更好地了解这些外星世界的重要一步。
2021年11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2019年博士毕业生王文忠博士(现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美国卡耐基科学研究所联合博士后)与李春辉博士(前中科大特任副研究员,现为成都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合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在太阳星云环境下,行星增生早期星胚(部分)熔融和挥发过程是地球贫挥发性元素的主因,为研究类地行星挥发性物质增生和演化提供重要启示。该项研究成果以...
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将演化成一颗红巨星,巨大到将金星也并入囊中。当太阳的能量近乎消耗殆尽时,它的核心将无法逃脱塌缩的命运,而外面的气体壳层将被强大的恒星风剥离,当红巨星大部分的气体都被吹散后,其中心裸露的炙热核心辐射出强烈的紫外光子,电离这些逃逸的气体。这些吸收紫外线之后的气体释放出朦胧的光圈,环绕中央的恒星,在光学波段上呈现明亮的彩色行星状星云(Planetary Nebula; PN)。相...
行星撞击地球大气层通常只考虑两种主要模式,即空爆和撞击地表。空爆使得小行星能量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释放,可能带来大规模冲击波损伤。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角度最可能分布在45°左右,同时存在一部分以小角度(<10°)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通常称为掠地小行星(Earth-grazing asteroid)。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6319号的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三峡大学星”(英文名:San Xi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2021年9月在《小天体命名公报》中正式发布。
近期,国际天文界最具影响力的综述期刊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评》,简称ARA&A)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撰写述评文章,对太阳系外行星统计这一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总结和展望。这篇题为《系外行星统计及其理论意义》(Exoplanet Statistics and Theoretical I...
2021年8月30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多达1/3的恒星吞噬过至少一颗自己的行星。这一发现能帮助天文学家缩小寻找类地系外行星的范围,排除那些不包含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统。
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类与地球非常不同但可能支持生命的外星行星,这可能大大加快寻找太阳系外生命的速度。
近日,南京大学陈迪昌博士、杨佳祎博士、谢基伟教授、周济林教授与北京大学东苏勃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罗阿理研究员、向茂盛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张敬华博士,宗伟凯博士、云南大学黄样副教授、王海峰博士以及美国犹他大学郑政教授合作利用LAMOST和Gaia等星表数据对银河系中的系外行星进行了普查,开展了名为“系外行星的空间分布和年龄演化”课题的系列研究(Planets Across Space and...
近期,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盖亚空间望远镜(Gaia)等星表数据,对银河系中的系外行星进行了普查,开展了题为《系外行星的空间分布和年龄演化》的系列研究(英文简称为PAST,中文简称为“穿越”)。目前,该课题研究已完成了两个前期基础工作(“穿越-1”和“穿越-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