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工程相关记录2708条 . 查询时间(2.208 秒)
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病害。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当前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重要任务和挑战。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AABB)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代小麦抗病遗传改良的宝贵资源。
乙酰胆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中有重要意义。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元合成并利用的主要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从神经末梢释放时,它能够结合并激活定位在突触前/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诱导神经元的兴奋,介导并调控大脑中认知以及运动相关过程的信息传递。当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完成信号传递后,乙酰胆碱酯酶会将其分解为醋酸盐和胆碱。游离的胆碱会进一步被定位在突触前膜上的高亲和力胆碱转运蛋白CH...
2024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维良/徐志建团队基于数据库统计分析,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蛋白/多肽中的卤键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蛋白-多肽相互作用界面的卤键可以增强它们的结合亲和力,蛋白内部形成的分子内卤键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而对于不能形成分子内卤键的蛋白质则会导致其结构稳定性降低。该研究成果以题为“Impact of Halogen Bonds on Pro...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西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在西瓜属中开发了一种快速、稳定、高效的检测向导靶点基因编辑效率的方法,并成功在西瓜稳定遗传转化系统中验证了靶点的编辑效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园艺植物杂志(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上。
自30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启动以来,完整和准确的参考基因组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致力追求的目标。2022年4月,Science期刊发表了首个人类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T2T-CHM13,填补了GRCh38版本中剩余的8%人类基因组序列空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高质量的单倍体人类基因组。2024年来研究证实人种之间存在显著的基因组序列差异,而参考基因组与待测样本之间的差异会严重...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包振民团队开发国际首个整合宏观/微观进化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的综合分析工具(PanSyn,https://github.com/yhw320/PanSyn)。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实验手册》。该成果是包振民团队长期积累的丰富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和工具研发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提升。
刘嵘明教授以设计与构建可预测的细胞工厂为目标,系统开展了新型CRISPR基因编辑核酸酶的半理性定向进化、可迭代可跟踪高通量CRISPR基因组编辑工程策略开发、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的研究。获得了可应用于不同生物体系的高精度、高效率、低脱靶效应的基因编辑工具酶。开发了高通量基因组编辑策略,对理性或半理性设计的生物元件进行高通量构建、筛选以及基因型-表型的快速表征,构造了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工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侵染模式蓝藻—鱼腥藻PCC 7120的肌尾噬藻体A-1(L)尾部机器的完整三维结构,结合一系列生化实验鉴定多个识别和水解宿主的关键功能模块,并基于结构信息重注释其基因组,揭示A-1(L)与其特异性宿主蓝藻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Structure of the intact tail machine of...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雯箐课题组在《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发表了题为“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of DIA-Based Proteomic Data: A Comprehensive Survey in 2023” 的综述论文,对近二十年数据非依赖型采集(data-ind...
2024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陶勇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 citric acid cycle-deficient Escherichia coli as an efficient chassis for aerobic fermentations”的研究论文,增强了对TCA循环在大肠杆菌代谢中作用的理解,表明不完整 TCA 循环大肠杆菌底盘在...
植物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包括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通过筛选OsEIN2过表达材料的抑制子,鉴定到一个包含RNA识别结构域(RRM)的蛋白SOE (SUPPRESSOR OF OsEIN2);SOE可与剪接复合体组分互作,并结合到DNA去甲基化酶基因DNG70...
2024年3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小华课题组与谭敏佳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Spatiotemporal and direct capturing global substrates of lysine-modifying enzymes in living cells”的研究论文。在该项研究中,科研团队利用前期开发的PANAC光点击化学...
人类基因组是由约30 亿个字符组成的遗传“密码本”,决定细胞和个体发育的命运。具有“暗物质”之称的非编码序列约占该“密码本”的98%,其中约80%能够转录成为“暗物质”核糖核酸(RNA)。这些“暗物质”RNA大多数都是不具有帽子结构的RNA(noncapped RNA,napRNA),它们绝大多数是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各种非编码RNA (ncRNA)。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有帽子...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全球约30%的食用油和69%的膳食蛋白质来自大豆。大豆蛋白质因富含人类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被誉为“最理想的蛋白来源之一”,较动物蛋白具有低热量、不含胆固醇、无激素和抗生素超标风险等优点。在我国,豆油在占植物油食用消费的50%左右,豆粕在饲料蛋白中的占比达80%。我国过度依赖国外大豆进口(约85%)主要是由于用于动物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梁好均(已故)教授课题组的姚东宝特任副研究员等人模仿自然界中分子的复制和组装过程,利用可编程DNA催组装网络调控纳米粒子组装路径,构建了一种可实现纳米粒子自复制与超晶格精准构筑的自复制系统。相关成果以“Programming of Supercrystals Using Replicable DNA-Functionalized 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