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2.725 秒)
近日,由河北宏润重工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5万吨热垂直挤压机成功热试车,并顺利生产出第一根厚壁无缝钢管。该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钢管热挤压机,此前的“第一”属于美国威曼高登公司的3.5万吨垂直挤压机。这是我国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该领域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育部经研究决定,任命姜胜耀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吉林九台人,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员。1979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1984年7月本科毕业,攻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研究生,1987年1月硕士毕业留校工作。曾任核研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1年11月至1995年2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3月任核研院党委副书记,200...
2012年5月30日下午,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暨河北大学“院士讲坛”报告会在主楼304报告厅举行。
2012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李建刚及副所长、所长助理、党办主任、有关处长一行来我校进行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志俭,院党委书记郭黎滨等出席本次会谈。
2011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一行访问核研院。核研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周羽等接待了来宾。来宾参观了10兆瓦高温气冷堆、先进反应堆工程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周羽书记向来宾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与工程进展,以及先进反应堆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李建刚所长介绍了等离子体所的发展历程及在热核聚变工程与科学研...
近日,由我院核环境科学所大气环境室和低本底实验室联合申报,姚仁太、张艾明、郝宏伟、胡继民、任晓娜、韩玉虎、常学奇等科研人员承担的“军队核设施某装置研究”项目荣获军队科学技术三等奖。该项目是中核集团公司军工部第一次从军队部门申报的军队科学技术奖,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首次在军队科学技术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
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21日10时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一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标志着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的快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3月29日9时至11时30分,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核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协办的“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报告会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主持,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等5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驻京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部分高校师生、全国学...
日前,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13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研用高纯有机试剂核心单元物质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制与开发”通过鉴定。该项目通过对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的突破,成功实现了科研用高纯有机试剂核心单元物质的产业化,大幅提升了国产高纯有机试剂高端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能力。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我国科学家近日在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实现临界,我国进而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2010年12月30日,中核集团首个铀资源海外开发项目——尼日尔阿泽里克铀矿项目试生产出第一桶产品,标志着生产线全流程打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首届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于2010年12月27日揭晓,经过初审、专业组评审、媒体公示等程序,评审委员会最终评选出2010年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42项。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先进反应堆设计研究团队(FDS团队)主持的“中子学软件与次临界堆概念研究”项目与东方电气重型机器公司主持的“国产首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研制”项目荣获一...
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安全级数字化控制平台研制成果2010年10月24日在北京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核电站“神经中枢”——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领域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2010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55周年,记者从2010年9月18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举行的“核工业创建55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55年来,在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我国核工业坚持自主创新,有力地保障了国防建设;积极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形成了完整的、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新型核工业体系,实现从以军为主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功走出一条寓军于民、军...
中国首台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第二代加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汽发生器,在上海电气临港核电产业制造基地制造成功,并于2010年8月28日下线发往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