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科学基础学科 家畜解剖学 家畜组织胚胎学 兽医免疫学 家畜病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临床学 兽医卫生检疫学 家畜寄生虫学 家畜传染病学 家畜病毒学 中兽医学 兽医器械学 兽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人物 兽医学相关记录1082条 . 查询时间(3.302 秒)
刘德明,男,蒙古族,196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当年分配到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从事兽医科研工作。1992年12月任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助理研究员,1999年4月任副研究员,2006年6月任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内蒙古畜牧业杂志社社长、内蒙古农牧业厅新闻宣传中心常务副主任,内蒙古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内蒙古奶牛协会常务理事、...
常建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1978-1882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学习,1982-1984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兽医工作站工作,1984年-至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1984-1988年参加石鸡、雉鸡的人工驯化及疫病防治研究。1996-1999年主持自治区攻关课题-新型外用杀虫剂的研制。获奖:2008年引进肉用绵羊杂交改良及育肥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获呼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闫红霞,女,1960年8月,研究员,汉族,无党派人士。获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丰收一等奖1项,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治区畜牧兽医学会优秀论文三篇,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共发表论文30多篇。奖情况:参加的“山羊舍饲示范工程”项目获自治区丰收一等奖。参加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猪囊虫虫苗的研究”1988年获哲盟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的“两种高效兽药新制剂的研制与应用”获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呼和,博士,研究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目前,正在主持实施国家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北方作物秸秆饲用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子项“研究和开发玉米秸秆高效利用功能发酵剂”和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构建表达富含蛋氨酸醇溶蛋白的食品级遗传改造产朊假丝酵母菌”。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荣获内蒙古自...
向华,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动植物重大灾害预警与综合防控共性技术创新团队专题专家。解放军军需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在广东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人兽共患病与牛羊病研究室主任。先后从事过禽病、猪病、人兽共患病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4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授权专利2项,参与制定国家、省部级标准并实施3项。...
楚惠民 ,男,毕业于莱阳农学院畜牧专业,正高级畜牧师,现任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创新团队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省动物疫病净化评估认证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近年来主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课题6项,山东省奖励2项、济宁市奖励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地方标准1项;编写科技著作2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
闻晓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预防兽医学。科研项目:1.牛UK株轮状病毒拮抗Ⅰ型IFN信号转导通路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3/01-2015/12、24万元、已结题、主持。2.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资助项目、Caco-2细胞网格蛋白表达对轮状病毒侵入的影响、2014/1-2016/12、5万元、已结题、主持。3.异源宿主细胞内牛轮状病毒NSP1蛋白...
冉旭华,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预防兽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轮状病毒VP4、VP7及细胞网格蛋白、动力蛋白在病毒侵入晚期过程中的作用、2015/01-2018/12、18万元、已结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MDA-5表达对牛UK株轮状病毒增殖的影响, 2013/04-2013/12,2万元,已结题,主持。黑...
黎诚耀,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08年至今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生15人、硕士生20人,在读博士后3人、博士4人、硕士10人。其中包括全国首位输血医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1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南方医科大学第八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0人,获广东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人,派遣4名在读学生出国交...
马伟峰,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方向:传染病预防控制;RESEARCH INTERESTS:病毒进入抑制剂;艾滋病、乙肝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病毒病迅速蔓延,日益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现有的药物并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且长期使用带来的副作用以及耐药性问题日渐突出。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进入抑制剂,防患于未然,成为目前...
2021年5月18日,中国(衢州)未来乡村大会在衢州召开,兽医研究所所长李彬研究员荣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并获“荣誉村民”聘书,助力未来乡村建设。为激励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经农业部批准,中国农学会于1988年设立“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全国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学术奖。至2006年,中国农学会连续开展了10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韩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1.分子进化;2.环境宏基因组学;3.植物孢粉学。著作教材: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检疫检验学》,科学出版社2012。获奖:2018年,指导本科生王勤扬、刘晓寒等4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得“吉林大学校校一级创新项目”一等奖;2017年,带队本科生王悦等5人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
陶庆树(1980.05-),男,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动物医学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兽药GMP检查员、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屠宰行业专家团成员。主要承担家畜解剖学、兽医临床诊断、家畜内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与教学研究工作;主要从畜禽疾病防控技术研究。
刘博,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85年5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二级学科临床兽医学学科助理,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奶牛乳腺炎及子宫内膜炎诊断防治。
周伟光,1971年生,男,蒙古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至今,2002被评为讲师,2006年被聘为副教授,2007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晋升为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诊断及分子免疫学。近年来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有《兽医传染病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公共卫生学(英汉双语)》、《动物性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