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诸葛亮文化研究 楚汉文化研究 中华玉文化研究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人物 文化学相关记录606条 . 查询时间(1.863 秒)
曹锦炎,1949年12月生,浙江省湖州市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1981年10月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博物馆工作。1984年担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2000年8月至今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1993年12月被评聘为文博研究馆员。他一直从事文博工作,致力于古文字、青铜...
董传万,男,1951年出生于浙江省泰顺县,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专业,1977年分配到浙江大学地质系任教。1988年获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获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浙江观赏石协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
王明达,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顾问。长期从事良渚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主持发掘50多处重要的良渚遗址,率先提出“良渚遗址群”等独到的学术观点,著有《反山》(和方向明合作)、《良渚文化石器研究》(与日本学者中村慎一合作)、《良渚遗址群田野考古概述》等。
常素霞,女,汉族,1952年10月生,197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任河北省民俗博物馆馆长,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研究馆员,第九届河北省政协委员。 自1978年从事文博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文物藏品的保管、整理、编目、征集、鉴定等工作,目前为河北省文物鉴定工作方面的专家,在玉器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鉴定能力和学术水平。
张尉,1958年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等。现为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的专门研究,并兼及其他工艺品。为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中国宝玉石协会玉石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上海文化人才认证中心顾问,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并曾执教于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院校。
叶茂林,男,1959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市。曾经在四川金堂县农村插队,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考古专业。1982年从四川大学毕业,进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考古工作队队长,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参加过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青海等地的一些重要考古发掘。主要研究方向是黄河上游地区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史前考古,专长于黄河上游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和玉器的研究,特别是齐家文...
张敬国,197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研究员,兼职安徽大学教授、浙江省社科院国际良渚学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玉器文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明起源”课题专案,主持发掘《凌家滩》遗址,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家滩遗址现为国家...
叶贵玉,台南艺术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兼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她的研究专长或领域:1.古生物学、2.自然史、3.博物馆搜藏规划与管理。近五年相关著作与学术活动:1998 Radiolarians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of the Busuanga Island, Philippines Bull.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11:1...
王时麒,教授,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地质系岩矿教研室主任、矿床教研室主任和宝石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玉文化中心委员,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技术总监,兼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和玉石专业委员会顾问,文化部文化市场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科技检测委员会主任,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1997年10月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全国首批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
岳紫龙,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于贵州大学,现从事玉文化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讲《珠宝文化》、《玉器鉴赏》、《珠宝设计》等课程。发表论文:人民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追求——记玉雕奇才潘永奇先生 宝玉石周刊 2008.8.18;独山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财富珠宝 2009.04.15;独山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01;河南普通高校开设玉文化课程可行性研...
2014年5月26日,采访完新疆玉雕工艺师顾军,她给记者的感觉就是不善言谈,谈到玉,顾军的话语才渐渐多了起来。顾军说,在她的印象里,“玉”是一种贵重的稀有物品,常人难以拥有,更别提对玉文化的认知了,因为喜欢“玉”,2006年之前还在搞财务工作的顾军辞了工作,跟随玉雕大师赵敏大师学习玉雕工艺。
出生在西安的吕天昌,自幼饱受古城文化气息的熏陶,自幼喜欢画画,在新疆某部队服役三年后复员,1999年年底痴迷上玉雕之后,先后拜师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黄杏、新疆玉雕工艺师崔疆胜、玉雕大师赵敏学艺,潜心学习玉雕技术十余年,几经打拼,2011年创办了自己的玉雕加工厂,2013年被评为新疆玉雕工艺师。
“琢玉要投入感情,需要与作品沟通对话,这样交流才能感受到玉料的引导、启发和感悟,寻找到玉质的灵性和天意,从而获得恰当的切入点,自由的驾驭玉料,手随心动,以‘砣’代笔。在琢玉前,审料时要如同你是牛,让他牵着你走;一旦吃透了它,涌动的创作灵感就能像牧牛者牵着牛一样,牵着它走。设计者永远不能离开实践,就像一块玉料,只能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才。”
刘云辉,1954年5月生于陕西省扶风县,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曾任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现任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理事长,兼任西北大学考古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姜涛,1954年12月出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7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由其主持所发掘的三门峡虢国墓地、平顶山应国墓地等曾先后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要发现。主要著作:主编《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河南文物精华.玉器》、《河南考古四十年.两周墓葬》、《三门峡女贵族墓出土玉器精粹》、《熙墀藏玉》。另在海内外著名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论著40馀篇计200馀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