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剧 >>> 戏剧理论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戏剧理论相关记录439条 . 查询时间(4.382 秒)
波兰导演耶日·格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1933-1999)称自己的戏剧为“质朴戏剧(Poor Theatre)”。有关质朴戏剧的著名定义已经众所周知:“经过逐渐消除被证明是多余的东西,我们发现没有化装,没有别出心裁的服装和布景,没有隔离的表演区(舞台),没有灯光和音响效果,戏剧是能够存在的。没有演员与观众中间感性的、直接的、‘活生生’的交流关系,戏剧是不存在的。”
“实则实到底”是李渔在其《闲情偶寄·审虚实》中提出的,他是这样说的:“若用往事为题,以一古人出名,则满场角色,皆用古人,捏一姓名不得;其人所行之事,又必本于载籍,班班可考,创一事实不得。……是谓实则实到底也。”[1]吴梅先生的《顾曲麈谈·酌事实》亦云:“盖古人往事,未便改易,填词者须以文就事,不可自行增损,……用故事则不可一事蹈虚,用臆造则一事不可征实,此则词家当奉为科律也。……所谓不可一事蹈虚者...
从皮斯卡托、布莱希特到博亚尔的戏剧理论,大体上涵盖了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戏剧美学两方面的根本诉求。它们从反叛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传统和“幻觉剧场”出发,以介入社会政治为起点,强调观众的参与,将观众参与与戏剧的社会政治批判功能联系在一起,为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的生成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
2004年,当人们还没有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回过味来的时候,台湾知名制作人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便以汹汹之势席卷而来,三四年间,演出百余场,足迹遍布两岸四地,如今又波及海外,观众几十万人,用“巨大的成功”似乎都不足以描绘其盛况。一时之间,昆曲成了时尚,文人骚客,平民百姓,都在为昆曲“惊艳”,都在感激着白先勇,是他,使昆曲这种如此之美的中国传统戏曲艺...
本文以《申报》为资料平台,通过详实的史料复现了光绪元年(1875年)上海剧坛的繁荣景象,并以此来阐发上海戏剧文化的商业化进程及其对近代演剧尤其是京剧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以二十世纪来的东南亚华文戏剧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基于艺术审美形式的戏剧本体意义,在华文戏剧那里受到抑制,而以戏剧为媒介传达的间接的社会意义得到片面发扬,并取得主导位置。全文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华文戏剧为例,分四个方面:社会筹款、爱国救亡、社会教育和华文华语来说明东南亚华文戏剧“别样的意义”。
时维五月,笔者在金陵变幻莫测的天空下,走访了中国戏剧史家、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作为一个学者,董健教授真诚的反思态度、彻底的批判精神,让笔者敬佩不已,不由不从心底里尊他为 Trueman——“真人”。现将采访所得的部分内容与朋友们共享。
戏剧有性别吗?我不敢肯定。但我敢确定,在历史上戏剧具有性别倾向性,而且很强烈,以致于阿·尼柯尔论悲剧时不得不使用了“男性的”一词。
北方某军事训练基地采取“磨刀石”训练方式,通过实兵对抗演习提高部队打赢能力。数字化蓝军团长刘伟与红军(前身为大功团)旅长陈少华同年入伍,情同手足。但在两年前的一场对抗演习中,刘伟作为评审团成员,其犀利的评议使红军旅到手的胜利化为泡影,也使二十多年的亲密战友结怨。今天,昔日“冤家”又在演习场狭路相逢,陈少华终于等来“雪耻”战机。他指红沙河为背水乌江,决心偷袭蓝军指挥“方仓”(移动指挥所),实施斩首行...
《写心杂剧》题词   昨奉致一函,系早写就,想托李世兄奉致者,竟得面投。此中便有鬼神,非偶然也。晚间读世兄自制乐府,一片灵机,蟠天际地,使衰朽之人蹲蹲欲舞,词曲感人乃至是哉!送上《诗话》一部,尊公词句, 散见于其中者凡两处,世兄翻阅自知。老人戴眼镜二十余年,今春在西湖灯下偶然去之,转觉清朗。因之好写蝇头,学马伏波据鞍故态。然而老健春寒,无非骗局。趁此受骗之时,老阿婆依旧东涂西抹,亦复何妨?故端书一...
论中西戏剧中的明暗场问题     明暗场  布景  时空观  戏曲  话剧       2009/2/6
明暗场之成为“问题”是近代剧兴起以后的事情。西方戏剧的“场”是由布景、人物及其动作合成的舞台画面,而戏曲的“场”则仅仅意味着舞台。其中,布景之有无是两种戏剧体系的最大区别,它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艺术时空观念。西方戏剧源于宗教仪式,地点固定,时间紧凑,动作性强,与造型艺术结合后发展出箱式舞台和写实布景,形成了有限的艺术时空观。而中国戏曲的发生是多元的,套曲、宾白、科介分担了戏剧的抒情、叙事和动作功能...
1974年华北文艺调演,晋剧《三上桃峰》被“四人帮”锻诬成冤打成了“大毒草”;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报告,以中发【1978】52号文件为《三上桃峰》平反。这是所有受《三》剧事件株连的受害者们得到解脱走向新生的——难忘的一九七八年。岁月不居,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段历史游走了三十个春秋,至今还是“山西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回顾的焦点。
在情节主线之外缀串大量生活小戏、歌舞小戏,是民间目连戏演出的显著特征,它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花目莲。这些小戏来源于民间日常的歌舞娱乐演出,常见的如《双下山》、《老背少妇》、《三匠争席》、《赵甲打爹》、《耿氏上吊》、《王婆骂鸡》等,深受庶民百姓的喜爱。却为士大夫文人所不齿: 正戏之外,加演诸多打诨戏及技术。……打诨戏多引人发笑,惟小尼姑下山一出多淫荡,有伤风化。而黄妈妈偷鸡,饰老老媪混入妇女观...
戏曲艺术是在男权社会中形成的艺术形态,因而,戏曲文学中留下的数以千计的女性形象多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男性视角”不仅包括创作者的男性视角,也包括观赏者的男性视角;在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中,男权意识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认可和遵循,衍生出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使“女性地位的从属性”与“男权的绝对化”贯穿戏曲演出内容的始终,构成了其精神内容中“肯定”女性存在和否定女性存在的两条线索。
喜欢上昆曲,还是由于青春版《牡丹亭》,春梦流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的浪漫爱情让人怦然心动,实在是美的极致。词美,舞美,唱美,情美,壮观华丽,悠扬缠绵。剧本是文学经典,唱词绝美,唱腔是昆曲经典,糯软清扬,身段摇曳多姿,轻柔优美,服饰布景人物造型也是精致的无可挑剔,美不胜收。《牡丹亭》奠定了我心中的昆曲审美标准,觉得昆曲真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昆曲就是《牡丹亭》,《牡丹亭》才是昆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