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美术 >>> 美术理论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美术理论相关记录172条 . 查询时间(2.571 秒)
抽象是一种关于自由的表达     自由主义  抽象  自由       2008/3/10
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设计和社会理念,更是一种心理境界和精神超越。在艺术史上有两种精英形式的自由主义,一种是中国古代的“气韵”学说,一种是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的“前卫”理论。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却为我们观察中国抽象主义艺术提供了一种合适的理论参照。 “气”在中国古代知识世界中是人与万物的基本来源和形态,“气韵”是指它的自由和谐的运动节奏。至少在六朝(公...
中国现代美术批评产生于新潮美术的滥觞期。其后,伴随着新潮美术的发展,美术批评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然而,辉煌终究是短暂的,美术批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便开始衰落,在九十年代中期更面临失语的危机。本文旨在对批评的外部文化语境和批评本体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只有对美术批评进行重建才能保持当代美术批评本应该具有的学术性和前瞻性。同时,本文认为,当代美术批评只有在处理好“批评的独立...
今日绘画令人兴奋的是它借鉴所有的资源。 ——乔•阿姆索因 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后,中国当代油画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又兴起了一股新的浪潮(以下简称新绘画),并对当代艺术显示了强大的冲击波。其既与1990年代初兴起的中国当代油画浪潮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也有着自身的特点,是具有艺术史意义的重要创作现象。
根据学术定位,深圳美术馆分别于2002年、2003年举办了“观念的图像”和“图像的图像”当代油画展。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前一个展览的参加者主要是50年代与60年代初出生的知名中国当代油画家,后一个展览的参加者则主要是出生于1968年以后的知名中国当代油画家。
彭捷(以下简称彭):深圳美术馆自2002年初确立“关注中国当代油画”的学术目标后,接连举办了“观念的图像”展与“图像的图像”展,这两个分别以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艺术家为主的展览,无论是在社会公众层面,还是在艺术界内部均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至2004年举办“居住在成都”展时,似乎又有某种变化的因素在里边,我感兴趣的是,贵馆对此有何学术上的考虑?
《退步集》 陈丹青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生性怕读以“职业散文家”自居的作品,刻意为文,丽辞巧语,却每每难掩境界逼仄,内蕴空虚;窃以为散文随笔一类文体应是本业之余兴,即如陈丹青所谓“多余的素材”,信手拈来,随意涂抹,却常能于潇洒无心间开出新境。新时期以来,时有画家“客串”文坛。先是黄永玉,一篇《太阳下的风景》,写尽沈从文及其故乡湘西之诗情画意;继之有陈丹青,《纽约琐记》《音乐笔记》,...
黄均工笔人物画(图)     工笔人物画  黄均       2008/2/16
黄均(1914—),号懋忱,祖籍台湾淡水,1914年7月6日生于北京。工笔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   黄均自幼酷爱绘画,1928年在四存中学肄业后,加入以金北楼为首的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学画。会中名家跻跻,由齐白石、陈半丁、秦仲文、马晋、吴镜汀、徐燕荪、王雪涛等分别授课。最初黄均从徐燕荪习人物画,继而从师陈少梅、刘凌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所说的当代文化是指在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下,人们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就我们生存的地球而言,此时所发生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行为从本质上说都离不开当代的制约,所谓的前卫只不过都是天才人物们立足当代所作预言式的一种尝试行为和表现。
在中国当代文化消费的情境中,有关行为艺术的话语喧嚣已经渐次平息。在2000年上海艺术双年展中,题为“不合作方式”的外围展所展示的一些行为艺术作品以及围绕其展开的争论可以被看作是有关话语活动的顶峰时期,作为一次事件,当时的情况已经被记录进当代艺术史,但是其中的所有论题似乎都没有达到一个终结,例如:“行为艺术”是否是“艺术”,行为艺术的具体现实指向是什么,行为艺术是否能够被批评、以及如何批评,行为艺术...
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美术史是一部中西对抗、新旧斗争的历史,西方美术思潮的不断涌入与民族传统美术势力的且战且退共同谱写了一部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章,而写实主义无疑是构成这部交响乐的主旋律。从最初作为异质文化现象受到排斥,到作为改造中国传统绘画的良药被接纳,再到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美术教学和创作的重要标准,写实主义贯穿于中国百年美术历史的始终,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代表性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产生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影响,其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上海、北京、广州的“双(三)年展”等国内的当代艺术大展。系统、全面和学科性地阐释、推广当代艺术,以及对视觉艺术形式本质认识的变化,必然促使美术展示和美术馆教育观念以及方式的变革。中国的美术馆在这一进程中应该承担自身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提供坦然自在的...
关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思维落点很多,受到关注的有以下几个议题:   一、从艺术发生论的视角,理解“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艺术发生论告诉我们,艺术不能失缺对象,艺术思维有感而发,艺术方法从实践经验而来,艺术手法首先得意于具象及其联想,艺术发生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性。
所谓“绘事,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耳。”就反映了一种文化的意识。用文化的行为去规范人的行为。
情感:绘画艺术的美学内核     视觉艺术      情感  形式       2008/2/16
绘画这一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精神情感的表达与创造过程和方式,倾注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只有把自己的艺术情感与人民的、祖国的和人类的现实与未来联系在一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触摸到艺术的真谛。
大写意画的有我与忘我     大写意画  有我  无我       2008/2/16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