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266条 . 查询时间(2.008 秒)
邹自明,1971年5月出生。目前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二期空间环境保障、863“十一五”空间环境领域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十一五”专项等项目课题。任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萤火一号”科学应用系统科学数据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子午工程数据与通信系统数据库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负责子午工程北京节点站的建设。先后研制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境预报数据库系统、863计划空间环境数据信息系统、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
姜秀杰,1965年12月出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在“Acta Astronautica”,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J.of Aerospace Engineering”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7篇、剑桥科学文摘“ProQuest -CSA”数据库收录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
孙波,1954年3月出生。现任研究室总工程师。指导研究生3名。在任工程师期间,完成702雷达技术改造和“织女三号”探空火箭的跟踪测量任务。在任高级工程师和微波遥感实验室研究室副主任期间,负责神舟四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全部微波天线系统研制,担任微波雷达散射计主管设计师。完成我国第一部在卫星上运行的微波扫描散射雷达。期间还负责完成了:863“海洋风场微波极化散射/极化辐射技术”课题、“隐形空间目标的宽...
徐跃民,1959年10月生。论著40余篇,其中SCI有6篇、EI有12篇。发明专利八项。指导过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2名,指导过博士后工作。以负责人先后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学院青年基金(国内最早的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863高技术、国家重大973专题、载人航天相关工程建设、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重点基础科研、技术集成创新和电子设备研究等17项研究课题及项目。主持建立国内首家空间等离...
韩建伟,1970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学士、硕士,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聚变工程与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为二十余个卫星型号任务提供了技术服务,效益显著。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10篇。申报和授权/登记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指导过博士生7名,硕士生8名。有较长时间从事核物理学习和研究的经历,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等在内的十余项...
黄文耿,1973年8月出生,空间物理博士学位。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8篇,指导研究生2名。承担“863”、“973”等项目多项。研究领域: 空间环境监测、研究和预报。
师立勤,1969年11月出生。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目前主持“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空间环境领域重点课题“空间环境保障试验系统新技术研究”,负责973项目环境预警模型研究、承担载人航天工程二期空间环境保障、探月工程空间环境保障等任务,任探月工程空间环境保障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先后研制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境预报保障技术系统、空间环境效应分析系统等。
刘四清,1965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曾主持和参加国家863、973计划多项的空间环境预报研究课题。组织参加了载人航天、嫦娥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的空间环境保障任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指导硕士研究3名,毕业两名;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3名。2000年前主要从事耀斑-激波及相关地磁扰动预报方法、太阳-行星际-地磁链扰动传播等日地空间物理的基础...
叶依众,1965年12月出生,理学学士。198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我国第一代(磁方向)和第二代(时差法)闪电探测系统等研制和试验工作,首次采用FPGA技术应用于闪电探测器。1998年开始主持开展空间瞬态事件探测技术研究,负责研制我国首台用于空间闪电和空间电磁环境探测的电磁辐射探测器,于2008年开始在轨飞行,获取大量空间瞬态电磁环境信息。
李保权,1973年5月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撰写载荷研制技术报告和空间环境探测战略规划报告近百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培养指导过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持国家重大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中科院十五预研等多项科研攻关课题;担任过多颗卫星型号空间探测仪器主管设计师;主持完成空间太阳X射线和极紫外射线高分辨成像仪,仪器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仪器先进技术水...
孙越强,博士生导师。1963年5月生,汉族。多年来承担了载人航天、风云系列、火星探测等十余个航天型号任务,担任了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发明专利14项,其中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梁金宝,硕士生导师。汉族,1956年11月生于河北张家口。负责航天型号任务空间环境探测仪器研制,为我国的空间环境研究、航天器在轨安全保障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曾在多颗卫星型号任务中担任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主任、副主任设计师,指挥、副指挥等职。拥有12项国家发明专利,获二项专利优秀奖。
李磊,1964年12月出生,博士,目前主要从事行星空间环境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工程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数据处理与反演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同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领域: 从事空间物理探测研究,开展粒子动力学、磁层低能粒子模式、火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研究等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行星空间环境的研究工作。
郭孝城,1978年10月出生,博士。2006年至2008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2008年留所工作至今;2011年1月起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Huntsville分校物理系访问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一项。已在国内外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
付利平,1972年3月出生。发表各类论文共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篇。申请专利4项。指导研究生1名。担任风云三号副主任设计师,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其他预研项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