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APEC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08 秒)
编者按: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加速演变,亚太地区作为能源需求中心的地位正日益显现。APEC合作机制为我国在亚太区域内寻求能源合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平台和讨论空间。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23年11月17日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闭幕。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在本届APEC峰会上,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达成了新的共识,有了新的共同奋斗目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有韧性、可持续、开放、包容、创新”等成为此次APEC会议周上的关键词,并将成为各国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可持续金融是会议的重点讨论议题之一,将支持“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有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作为能源转型合作的主题。通过此次会议的内容或可观察全球能源转型合作的趋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日,我校朱彦武教授荣获2017年度亚太经合组织科学创新研究与教育奖(APEC Science Prize for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ASPIRE),并受邀出席5月11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颁奖典礼。越南科技部副部长陈国庆为朱彦武教授颁奖。朱彦武是迄今为止第2个获得该项殊荣的中国大陆学者。朱彦武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APEC秘书处、APEC能源工作组秘书处、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理事会(WEC)、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亚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专家组(EGNRET)、能源效率与节能专家组(EGEE&C)、清洁化石能源专家组(EGCFE)、能源数据分析专家组(EGEDA)、中国国家能源局、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
为了研究APEC减排期间不同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使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分析仪(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3936,TSI,4~737 nm)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3321,TSI,0.54~19.81 μm)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空气颗粒物进行观测.根据核模态、爱根核模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
2016年8月16日,2016年度APEC科学创新、研究及教育奖(ASPIRE奖)颁奖典礼在秘鲁利马举行,主题为“食品安全技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匡华博士因其研究的检测食品卫生隐患的低成本生物传感器获得了该奖。ASPIRE奖表彰APEC经济体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所促进的前沿理念与技术,以及他们为这一地区的贸易与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奖金提名者要求是40岁以下优秀的跨国研究科学家。作为今年A...
SO2是北京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气体.为探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后北京大气SO2的垂直分布及其对二次硫酸盐(SO42-)生成的影响,我们于2014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在地面和北京325 m气象塔260 m高度处同步开展了气体SO2和亚微米颗粒物中硫酸盐(SO42-)实时连续在线观测.结果显示,采暖前,北京地面SO2浓度较低,但高层由于显著受到区域输送的影响浓度较高,两层污染物变化趋势...
为评估APEC会议期间联防联控措施对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毒性的影响,采集2014年APEC会议前后3个月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性损伤能力. 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PM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PM2.5,颗粒物对 DNA损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研究用TD30值来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TD30为引起30%的DNA损伤率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
为分析北京市APEC期间强化减排措施对大气细颗粒物中类腐殖酸(humic-like substances, HULIS)浓度及污染特征的影响.对APEC前后样品进行了碳质组分(OC/EC)、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WSOC)、HULIS和水溶性离子分析,研究发现APEC采样期间大气颗粒物中HULIS的浓度范围为1~15 μg·m-3.HULIS浓度...
于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前后,调查了大气醛酮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 结果表明甲醛、乙醛和丙酮是主要污染物,占总醛酮污染物的82.66%,特别是甲醛,约占40.12%. APEC会议期间北京采取相关措施后,总醛酮污染物浓度下降了64.10%,醛酮污染物在会议前后的变化趋势与PM2.5等污染物相似. 会议期间和会议后甲醛、乙醛、丙酮和总醛酮污染物之间(R2为0.67~0.98)的相关性...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相关政策的落实,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气候变化监测、碳排放交易等均依赖准确可靠、国际互认的测量标准和方法。为推动能源和气候变化相关计量标准和测量技术的发展,搭建国际和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提高中国及亚太各经济体应对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技术能力,经亚太经合组织(APEC)批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于10月29日(周四)在北京举办“APEC可再生能源...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了保障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市采取了包括控制机动车排放在内的严格的控制措施. 本研究基于路网车流量、车速和车型变化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下而上排放清单的控制措施效果评估方法. 结果表明, 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路网车流量下降,车速上升,小客车的车流量下降幅度最大; APEC会议期间机动车尾气CO、NOx、HC和PM排放削减比例分别为:快速路...
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APEC 2014 Summit)期间,我国与美国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分别提出中长期减排目标。APEC能源工作组积极响应并设立国际合作项目,以中美合作为契机,将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到APEC更多经济体中,实现到2035年APEC地区能源强度较2005年降低45%的工作目标。 基于我院负责的APEC零能耗建筑项目一期成果,我院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
利用2014年11月1~12日(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大气污染物、PM2.5组分及气象、遥感监测数据,结合CMB受体模型,综合分析了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并初步评估了减排措施对APEC会议期间PM2.5浓度的贡献及影响. 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PM2.5、PM10、SO2、NO2的浓度分别为43、62、8和46 μg ·m-3,比近5年平均浓度(PM2.5为20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