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文学 小说相关记录181条 . 查询时间(0.157 秒)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举办的“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已举办9年。其“零奖金,全透明”的评奖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为媒体与读者所称道,在社会上取得了较大反响,已成为业界最具代表性的奖项之一。
2013年10月15日晚,博雅讲坛本学期第二讲、总第二十六讲在南校区小剧场举行。吉林大学著名金庸小说研究专家马大勇教授以《华山论剑——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为题,为300余名西电学子做了精彩报告。
新世纪以后,与新经济同步崛起的类型化文学与市场达成了空前的融合,纯文学作家与通俗作家在市场中分割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并进行着两个经济世界的对话。而军旅作家群体的创作因为杂糅了政治意识形态、商业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从而呈现出类型化叙事与纯文学写作相互交织缠绕的含混而暧昧的面影。
微型小说研讨会在沪召开     微型小说  研讨会  召开       2012/12/12
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和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第九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于7日在上海召开,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位海外代表,和来自中国内地19个省市的70位代表。
2012年7月9日至10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思潮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当代文学史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公关思想和公关实践。《鹿鼎记》中的公关先生韦小宝,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存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公关理论与行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孔孟儒家和由墨家发展而来的江湖豪侠一直倡导的一条伦理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特别是义与和的儒家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公关思想,并在实践中体现出积极的意义。
自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这新派武侠四大家之后,超越与突破、创新与求变成了新时期武侠小说创作的核心主题。令人欣喜的是,在经历了困惑和阵痛之后,一大批“70后”乃至“80后”的新武侠作家及其作品成功地破茧而出。他们的创作既给武侠小说带来了种种新变,也从历史、文化、审美、精神等层面彰显了自身的多元价值。
文体上,清前期的剑侠女性沿袭了唐人小说的叙事手法,蒲松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使这类形象更具可塑性。清末侠女形象渐与烟花粉黛合流。章回小说的侠女分为“英雄儿女类”小说的佳人化侠女与“英雄传奇类”小说中的妖寒女子。她们的社会身份和性别特质,决定了小说的情节模式和婚姻主题。清代小说显示了从剑侠向女性气质和传统的性别角色回归的趋势,明清社会妇德观的改变是人物演化的深层原因。
与儒、墨、道等诸子百家不同,侠不是一个学派,没有自己的理论原则、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侠主要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历史进程,没有专门的侠义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侠,虽然正式出现于战国晚期,但它早就以文化基因的方式潜藏于先秦诸子之中,以儒、道、墨为载体,参与到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格局的建构之中。”[1]也就是说,侠自诞生之日起就生存于诸子百家自由争鸣的文化磁场之中,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互渗的关系。先秦...
张恨水在文学史上一直以“言情小说作家”的身份驰名,作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老舍语),张恨水对传统的婚姻、家庭、阶层观念的改良思想影响了当时的广大市民。但许多读者不知道的是,他也有武侠题材的作品。通过改良武侠小说来影响国民思想的目的,使他的武侠小说轻“武”重“侠”,并带有很浓的时代色彩。这集中表现在《剑胆琴心》、《啼笑因缘》及其续集、《中原豪侠传》和《水浒新传》四部作品中。
2012奶奶3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主任陈壮鹰教授就瑞士当代文学译介及瑞士当代小说中的文化记忆主题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陈壮鹰在采访中说,近年来,瑞士当代文学显现出一种较明显的趋势:文化记忆成为作家们所喜爱的创作主题,“瑞士当代小说译丛”系列中所选择的作品几乎都在关注着集体和个体的文化记忆问题,他们的作品似乎都在与遗忘进行着抗争。他们所展现的文化记忆有些是历史政治事件的具体折射,有些则是个体...
少年作家黄子豪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他曾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一等奖等。最近,他出版了长篇小说《烨晚》,我们从这部小说的主题表达、叙事技巧和语言运用中再一次地看到了他的灵气和才气。
应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邀请,2011年11月28日晚6:30,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奥利维叶•罗兰(Olivier Rolin)在文学院励耘学术报告厅以《小说有用吗?》为题作了演讲。 奥利维叶•罗兰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文学和哲学两科文凭。在1968年法国学生风暴中,曾指挥左派的一支武装力量进行街垒战,风暴过后,他投身于文学,其小说《纸老虎》获法兰西文学奖。他坦言对...
2011年10月21日晚6点半,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竺青先生作了题目为“学术史视野中的近三十年古代小说研究”的学术报告。陈维昭教授主持讲座。
2011年6月2日,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人民文学出版社、陕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齐雅丽,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作协秘书长王芳闻,陕西省作协创联部副主任王晓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以及评论家雷达、孙郁、白烨、阎晶明、陈晓明、南帆、王必胜、贺绍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