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学 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刀具技术 机床 机械制造自动化 专用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机械工程相关记录2362条 . 查询时间(2.286 秒)
固-液界面的摩擦起电行为是表界面的重要性质之一,与界面摩擦与润滑状态、双电层的形成、能量耗散过程等相关,但内在工作机制存在较多未解之谜。实现原位动态监测是揭示其界面起电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道爱团队,在固-液界面摩擦电机理与监测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固-液界面的摩擦起电行为是表界面的重要性质之一,和界面摩擦与润滑状态、双电层的形成、能量耗散过程等密切相关,但其内在工作机制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实现原位动态监测是揭示其界面起电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介绍微纳电化学制造技术原理,微细电解线切割、电解铣削、组合/复合加工等技术重要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第九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燕山大学教师蔡伟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构建宏观超润滑界面(摩擦系数在 0.001级别甚至更低)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由摩擦引起的经济损失。然而,较长的磨合期可能导致摩擦副表面出现严重的磨损。目前,缩短磨合期的策略大多是针对 Si3N4、 SiO2、 Al2O3等陶瓷摩擦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轴承钢摩擦副表面的超润滑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近日,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2023年度工作会议暨现代渔业设施装备科技创新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携新一代“养殖舱壁水下清洗机器人”亮相展会。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徐志强等人发明的“一种航天器海上回收方法与设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710876876.6。
“2023年四川铸造行业年会暨四川省铸造协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于2023年11月24-25日在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有铸造上下游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为四川省铸造行业一次盛会,本次会议由四川省铸造协会主办、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成都工业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控专业骨干教师江秉华、喻红梅、林红英等老师受四川省铸造协会邀请参加了本次会议。
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2023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及竞技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揭晓,我院组织的3支队伍获2个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其中刘梓熠、李胜峣、郑佳怡组队获统一部件组轮式自主格斗赛项全国一等奖;卢东黎、李锦亮、吕文惠、林宇兰组队获服务机器人搬运竞技赛项全国一等奖;张瑜琦、马杰、陈雪儿、张馨月组队获服务机器人搬运竞技赛项全国二等奖。3支参赛队伍均由人工智能系秦丽老师和沙灜教授共同指导。
2023年11月28日,机械工程学院在12C106开展OpenHarmony智能机器人Spark-H培训会。本次培训的目标是基于华为开源操作系统OpenHarmonyOS的智能机器人,一个全场景、分布式的操作系统,旨在实现各种设备的高效连接和协同工作,结合实际机器人开发案例,帮助同学们全面掌握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应用。培训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曾达幸和武静博士主持,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及相关研究...
2023年11月27日,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楼12C304举办《制造工艺》国际课程开课仪式。本次课程持续3天,围绕“制造工艺”这一主题,特邀中国矿业大学教授Faisal作专题授课。开课仪式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龙建宇主持,在校本科生三十余人线下全程参与。
2023年11月23日下午,“凯翼杯”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初赛在宜宾校区彭炳楼1A003教室顺利举行。宜宾凯翼汽车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何勇,校区教学事务部主任白杨、副主任王付军,汽车与交通学院副院长蔡煊,企业及高校的评审专家及入围初赛的17支参赛队伍选手们参加了本次比赛。比赛由汽车与交通学院罗毅老师主持。
2023年11月15日到17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2023年年会在成都市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行业的会员代表、企业代表和学术界专家,此次会议旨在展示机床制造行业的新设备与新思想,并显现了从业人员的巨大成就与坚定决心。这些成就会促使相关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并提高其全球竞争力。
2023年11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兵器特聘首席科学家、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徐春广教授应邀到我院开展学术交流,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低应力制造技术》的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洪晓斌主持。广东省中山特检院林凯明院长、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游泳院长,我院张卫文教授、陈江波老师、肖国权老师及相关专业师生近30人参加。
记者近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获悉,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咽喉”设备——深水钢悬链线立管(SCR)的制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由海油工程牵头研发的首套国产SCR全自动焊焊接设备完成海试,具备工程项目应用条件,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SCR全自动焊焊接设备制造及施工技术,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