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2.945 秒)
2010年9月15日下午,加拿大Laurentian 大学的C. Michael Lesher教授和Quebec大学的卢焕章教授在矿床室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Petro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of the Jinchuan Ni-Cu-(PGE) Deposit, Gansu Province”和“CO2流体与金矿化”的学术报告。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2010年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我们必须根据地质时代来思考地球过去的变迁。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经研究发现,地球每2700万年要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而我们人类还剩下1600万年的时间。
2010年5月20-25日,匈牙利科学院土壤科学和农业化学研究所Marton Laszlo教授对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了学术访问。在肖唐付研究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有关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介绍。Marton Laszlo教授对地球化学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与该所开展相关领域的合作。
美国科学家和绘图人员综合卫星对地球的观测数据,拼出了清晰程度令人惊叹的地球各侧面“玉照”,这也是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地球“真彩图像”。
NASA will hold two media briefings to present new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and benefits to society made possible by the Earth system science approach pioneered by the agency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
确定磷酸盐如何有效地控制细菌生长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在《ISM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美国科学家证明了PhoX—— 一种广泛分布在海洋细菌生态学原子团中的碱性磷酸盐——能够作为无机磷酸盐(Pi)压力的标志。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2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地球长达45亿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犹如世界末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流星撞击、大火和寒冰一度几乎彻底毁灭了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灵,甚至威胁到地球本身的存在。日前,英国电视4台推出一档《灾难》栏目,探讨大破坏所包含的科学,揭密人类以及地球未来可能面临的灾难。
科学家早就知道,地球的主磁场会周期性地逆转方向。这种极性颠倒在地球的历史上间隔不规律地发生过几百次,最近一次大约在78万年前。科学家一直在设法弄清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研究古代火山岩发现,另一个磁场源可能帮助决定了主磁场是否发生逆转及其方式。这一磁场可能起源于岩石地幔层下方的浅核,称作浅核磁场(shallow core field)。当主磁场削弱时,它就变得极为重要。相关论...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地球初期,我们的太阳系不同于现在,那时太阳非常年轻,太阳光线强度十分微弱,提供给地球的热流量很少,然而,即便如此,地球表面依然不会冰冻。 多年以来,科学家就“微弱的年轻太阳问题” (faint young sun problem)提出许多理论学说。大多数理论是依据早期地球一定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据德国一支科研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依据大气中二氧化碳...
德国耶拿大学研究地球潮汐的专家格哈德·詹希最近发表论文称,月球引力对地球的影响不仅会产生潮汐现象,而且会导致地球的地面每天有规律地升降。 根据詹希的论文结果,欧洲的地面每天升降约80厘米。詹希是德国耶拿大学的应用地球物理学专家,从2003年起担任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潮汐委员会的主席,他也是本周在耶拿召开的4年一次“国际潮汐研讨会”的组织者。 地面的升降对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并没有直接...
根据2008年7月3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美国一群前高级联邦官员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地球系统科学机构”(Earth Systems Science Agency,简称ESSA),以应对空前的地球环境和经济挑战。他们提议,通过合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来组建新机构。 NASA前副主管Charles Kennel说,“地球...
北京时间2008年6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核是地球的最核心部分,其内部状况极其复杂和特殊,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对它知之甚少。美国科学家日前称,他们计划人工模拟制作一个重达26吨的仿真地核模型,这将有利于人类进一步揭开地核的奥秘。 人造地核将注入滚烫金属熔液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拉斯罗普称,这个计划中的地核模型将重达26吨,内部可以注入滚烫的金属熔液,以便逼真地模拟出地球地核的...
北京时间2008年4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东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安德鲁·沃森通过数学方式向人们证明,宇宙间其它类地行星上产生生命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就连地球上出现复杂的有机生命和智能生命的过程也完全是巧合而并不是必然。 安德鲁·沃森教授认为,是否适合生命存在是地球及其它任何行星上出现生命进化过程的必要条件,每一颗行星是否适合生命存在首先取决于其温度。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历史总共只有...
北京青年报2006年1月11日报道 据国际组织“保护国际(巴西)”近日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45年后将不复存在。潘塔纳尔保护区位于巴西中部地区,面积达2500万公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栖息着1000多种动物,其中包括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167种爬行动物和35种两栖类动物,而且有不少是珍稀动物和濒临灭绝动物。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