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肿瘤学 癌细胞相关记录717条 . 查询时间(0.362 秒)
基因毒性治疗,如放疗和一些化疗药物,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它们往往不能完全摧毁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症复发。然而至今尚不清楚癌细胞逃避基因毒性治疗的机制。近期,丹麦等国的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能主动激活自身DNA可逆性断裂来停止细胞周期,从而避开基因毒性治疗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标题为“Cancer cells use self-inflicted DNA breaks to e...
阐明巨噬细胞如何有效地吞食癌细胞对设计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苏士成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分裂通过改变吞噬机器两个重要成分WIP和WASP相变,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吞食癌细胞。靶向调控肿瘤微环境谷氨酰胺竞争的酶,能通过促进肿瘤吞噬从而提高多个单抗的疗效。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癌症》(Nature Cancer)。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团队在Cancer Letter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feedforward circuit between KLF5 and lncRNA KPRT4 contributes to basal-lik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KLF5与lncRNA KPRT4(KLF5 positively regulated trans...
为什么一些患者会发生肿瘤转移,而另一些则不会?科学家对其中原因还不甚清楚。最近,奥地利科技学院研究人员在《肿瘤学前沿》发文指出,一种名为MFSD1的蛋白质会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出非凡的成功。然而,首次对实体肿瘤进行的人体研究揭示了导致该疗效不佳的独特障碍。理解CAR-T细胞识别肿瘤的决定因素应该转化为能够克服耐药性的策略的设计。
科技日报莫斯科2021年12月20日电 (记者董映璧)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大学科研人员确定了黑素瘤细胞受到激光辐射发热并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参数,从而开发出找到血液中癌细胞的有效技术。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2021年12月14日电 癌细胞离开原发肿瘤后会通过“休眠”来躲避免疫和药物治疗,但当其“苏醒”后,会扩散到身体不同组织并复发,形成转移性癌症。癌细胞如何保持数年休眠状态以及为何会“苏醒”一直是癌症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谜团。近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Tisch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科技日报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而大多数与胰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于肿瘤转移侵入了其他器官。在《eLif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胰腺癌转移机制,这种分子机制或是开发有效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在校庆7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加强兄弟院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10月26日上午,基础医学院邀请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伍春莲教授作了题为“长链非编码RNA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健主持,学校肿瘤相关研究专业的老师、基础医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2021年9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抑制基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能够阻止细胞生长,防止癌细胞扩散。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基因的突变从而使肿瘤不受控制地蓬勃发展。
脂质激酶(PI5P4K)是一种蛋白质,它们产生的信使有助于平衡细胞新陈代谢,促进整体健康。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脂质激酶对于维持细胞生长和生存所需的能量至关重要,这为脂质激酶作为癌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了进一步支持。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发育细胞》杂志上。
前列腺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记者27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薛蔚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春富教授合作研究获得新成果——外源性热触发铁死亡策略,有望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途径。据透露,外源性热触发铁死亡策略也成功在肾癌及乳腺癌细胞系上实现,该治疗方法可能具有广谱适用性,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转化前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薛蔚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春富教授合作,通过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的温热应激调控肿瘤代谢,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铁死亡,并发现操纵其不同死亡方式转换的关键因子ACSBG1,有望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途径。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
“迄今为止,靶向疗法主要集中在癌细胞的遗传脆弱性上。我们的工作表明,癌细胞所处的环境可以决定其代谢脆弱性并且在制定治疗策略过程中应将其考虑在内。”麻省总医院肿瘤生物学E.L.Steele实验室主任Rakesh K. Jain博士表示。
2021年1月17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消息,该实验室巩长旸团队首次通过胞内阻断方式完成肿瘤细胞CD47和PD-L1双免疫检查点的彻底阻断,达到了精准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的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