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水文物理学 水文化学 水文地理学 水文气象学 水文测量 水文图学 湖沼学 河流学与河口水文学 水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文学 长江中下游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2 秒)
2023年3月16日至18日,长江水利委员会节约保护局组织水生态所、长科院赴安徽省开展长江中下游河湖水系连通和生物通道恢复工作调研。
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运用显著改变水沙条件,坝下游河段出现长时间、长距离的冲淤调整,长江中下游沙量平衡分析是合理评估水库群修建对河道影响的重要依据,是河湖管理与保护的关键支撑.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原型观测资料,采用沙量平衡法分析长江中下游不同时空尺度泥沙沿程恢复特征,对比断面地形法计算结果,结合河道空间区域性特征,从临底悬沙测验误差、断面代表性及断面间距、河道采砂等多角度深入揭示两种方...
水文资料匮乏流域的洪水预报(PUBs)是水文科学与工程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重大挑战.中国湿润山区中小流域大多是水文资料匮乏的流域,在此地区进行洪水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水文模型参数的估计.对基于参数物理意义的估算方法(以下简称物理估算法)及两种区域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其用于新安江模型参数的估算及移植.皖南山区的29个中小流域被选作水文资料丰富的测量流域,鄂西山区的3个中小流域被视为水文资料匮乏的目标流...
考虑流域地理特征的空间分异,以升金湖流域人口/农业集约区大渡口(DDK)与森林子流域唐田河(TTH)为研究区,利用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分别解析这2个子流域硝酸盐来源的贡献率,并分析其不确定性.研究表明:(1)地下水中,DDK、TTH硝酸盐均主要来源于粪便/污水,贡献率可达65%以上,粪便/污水通过土壤下渗导致地下水硝酸盐富集.(2)地表水中,DDK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学肥料,贡献率约为56%;而TT...
三峡水库以及上游江段形成的河-库生态系统与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江湖生态系统都是四大家鱼的重要栖息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2017年7-8月在三峡水库、洞庭湖和鄱阳湖利用地笼、虾笼、高网和迷魂阵采集草鱼和鲢幼鱼样本,观测耳石日轮,分析三峡水库和通江湖泊草鱼和鲢幼鱼的繁殖时间和早期生长特征及差异,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显示,三峡水库、洞庭湖和鄱阳湖采集草鱼幼鱼的孵化日期分别为4月24日-5月25...
武山湖是紧邻长江的通江型富营养化湖泊,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为切实了解该湖在以鲢、鳙养殖为主的情况下浮游植物结构特征,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对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开展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武山湖水质全年处于轻度富营养到重度富营养水平之间;12次共采集浮游植物7门100种(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共有23种,其中蓝藻门有9种,绿藻门有8种,硅藻门和隐藻门各有3种.夏季和秋季蓝藻门优势种最多且...
长江流域是我国刀鲚(Coilia nasus)分布的重要水域.传统意义上认为,刀鲚存在长颌鲚和短颌鲚2种表现型,其上颌骨的长或短是区分刀鲚溯河洄游、淡水陆封(湖鲚)和淡水定居3种生态型的关键外形指标.然而这种主观分型经验尚需要野外调查数据验证.本研究基于以往研究所获溯河洄游和淡水栖息刀鲚不同的耳石微化学图谱技术,首先对采集自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的刀鲚群体共566尾个体有无溯河洄游“履历”进行了分析...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在中国湖库富营养化评价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该指数的各分项指标,基于叶绿素a的评估结果是富营养化风险的直接体现,是最终指示;而基于理化指标(总氮、总磷、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的评估结果是间接指示.如果两者TLI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基于理化参数的TLI评估结果低估或者高估了实际富营养化水平和相关风险.本文针对长江中下游湖库的基于水质理化指标和基于叶绿素a的TLI结果是...
水体总悬浮颗粒物(SPM)由无机部分(SPIM)和有机部分共同组成(SPOM)。SPM能通过改变水体透明度、水下光场等影响浮游植物生长,但SPOM有氧/缺氧分解还会降低水环境质量,对水环境监测更具意义。富营养浅水湖泊藻类生长(高SPOM)和沉积物再悬浮(高SPIM)时空差异促使不同湖泊SPM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但关于SPM组分遥感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鉴于此,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
应用化学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在0.98%11.0%之间波动.污染程度重的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均较污染程度轻的高,其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与沉积物污染程度和湖泊周边的人类活动有关.② 腐殖质组成中,胡敏酸(HA)含量为1.03-6.73g/kg,富里酸(FA)含量介于2.73-9.7...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当今社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和难题。在常规碳循环估算中湖泊因占地球表面积极小份额(<2%),其碳汇功能常常被忽视。近年来国际上愈来愈多的研究揭示了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尤其是湖泊沉积物中储存了大量的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碳汇。在当前强烈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索湖泊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及其影响机理不仅有助于了解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的响应方...
利用富集因子和 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年代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太白湖、龙感湖、巢湖和西氿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Co 、 Cr 、 Cu 、 Ni 、 Pb 、 Zn 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上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 结果表明,太白湖和龙感湖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富集程度均较低;巢湖沉积物中 Co 、 Cr 、 Ni 的富集程度接近中等水平,而 Cu 、 Pb 、 Zn...
利用富集因子和 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年代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太白湖、龙感湖、巢湖和西氿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Co 、 Cr 、 Cu 、 Ni 、 Pb 、 Zn 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上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 结果表明,太白湖和龙感湖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富集程度均较低;巢湖沉积物中 Co 、 Cr 、 Ni 的富集程度接近中等水平,而 Cu 、 Pb 、 Zn...
为探讨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变化及其对候鸟的影响,以便更有效的促进湿地与候鸟保护与管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拟于2010年4月组织召开面向全国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与候鸟保护”的学术研讨会,研讨候鸟分布与湿地类型、面积及景观多样性相互关系,揭示候鸟对湿地依存的关键过程与要素;研讨重大水利工程对湿地生态过程及候鸟种群分布的影响,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与措施;交流与共享湿地与...
基于长江中下游气象资料、历史水沙资料和2006年10月现场水沙观测资料,分析了典型枯水年大通站的月均径流量和输沙率特征、2006年特枯水情产生的气候背景以及对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和悬沙粒径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枯水年长江干流输沙量有显著的减少,2006年特枯水情下大通站汛期输沙量仅占多年平均值 (1985-2000年) 的19.8%。在特枯水情和三峡工程蓄水的背景下,2006年10月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