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空间天文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83 秒)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一种空间天文相机导星CCD与探测CCD的拼接方法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拼接高度误差小的无应力空间天文相机CCD总成及装配方法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空间天文相机可拼接导星CCD的装配工装
2020年12月17至18日,暗物质与空间天文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2020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各单位科研人员代表,实验室团组首席及部分研究骨干参加了会议。会上,实验室主任常进院士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2020年实验室工作情...
2019年11月27日至28日,重大背景型号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eXTP)空间天文台卫星工程项目方案阶段动员会在中科院高能所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eXTP正式进入方案研制阶段。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朱振才副院长、高能所陈刚副所长出席会议。会议首先由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总体负责单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宣读了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同意启动eXTP重大背景型号卫星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该重...
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国家基金委和空间科学研究院联合支持下,2016年9月10日, 2016空间天文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空间天文战略研究课题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和应用总体部、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
2014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其依托单位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甘为群研究员主持。会议伊始,实验室主任常进研究员向大家汇报了2013及2014年度实验室的总体运行情况,着重介绍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研制进展以及2015年度的工作安排;随后,季海生研究员、范一中研究员分别对太阳物理、暗物质、高能天体物理方向近期所取得的科学...
2013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其依托单位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甘为群研究员主持。
2012年12月3至5日,“赫歇尔”(Herschel)空间红外天文台地面系统开发主管史蒂芬ž奥特先生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院部和国家天文台。在访问中国科学院院部期间,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副局长吴钰感谢欧洲空间局积极推动中国参与赫歇尔项目的合作,并充分肯定了中国团队在合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指出中国在软件研发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在赫歇尔合作中掌握的技术和获得的管理经验具有重要价值,应推广应用到对科研...
不久前,艾国祥做客中国科技馆“科学讲坛”之“天文的奥林匹克”系列讲座,作了题为《天文学与航天》的科普讲座。艾国祥围绕航天开辟了天文学发展的新纪元、天文学对航天发展的基础推动作用展开,介绍了空间天文学的优势、规模和成就,以及中国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和规划。 艾国祥说,航天使人类的活动和文明扩展到了天上,即天文学的领域,引发了古老、神秘和作为基础科学的天文学的一次战略性发展。 从1957年至今,空间科...
2011年12月6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詹文龙一行在紫金山天文台调研,并为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揭牌。中科院办公厅、基础局、高技术局、生物局、资环局领导、中科院南京分院领导、紫金山天文台领导班子及部分科研、管理骨干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金增博士最近被批准成为欧洲赫歇尔红外空间天文台探测项目科学专家组正式成员。这是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黄茂海研究员后,第二名进入这个科学专家组的中国天文学家。这标志着中国科研团队可以在这项欧洲顶尖空间天文研究项目中,享有优先观测和专享科学数据的便利。
空间天文实验室(Space Astronomical Laboratory)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的重点实验基地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我国空间天文技术、方法、设备和仪器。江泽民总书记曾于1998年5月2日视察了怀柔太阳物理观测站和实验室并亲笔题词:“发展空间天文,探索太阳奥秘”。空间天文实验室具有空间机械工程、空间...
面向21世纪,天文学已走向全波段观测,紫外波段是探讨天体结构和演化不可缺少的波段。由于大气的吸收,来自天体的紫外辐射只能在大气外的空间装置才能接收到。欧洲空间局和美国国家宇航局1978年联合发射、且于1996年运行终止的“国际紫外天文探测器”(IUE),获得了11万个天体的紫外光谱,对于天文学的一些新发现作出了贡献。欧洲空间局今年将讨论“世界空间天文台/紫外卫星”的新提案,如获通过将作为主体执行此...
中新网4月1日电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俄罗斯科学院为纪念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就联手打造“世界空间天文台”项目进行了探讨。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为纪念中俄开展科学合作十周年,应中科院邀请,俄罗斯科学院派出了由俄科院副院长普拉德院士和俄科院副院长兼西伯利亚分院院长多布列佐夫院士率领的俄罗斯科学院代表团。 备忘录对2003-2007年的合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在科学目标方面,双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