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05 秒)
意大利科学家使用国家量子光纤骨干网(全长1739公里),将原子钟发射的激光信号发送到意最大的两台射电望远镜,提供了超精确的频率参考,两台射电望远镜彼此同步并实现了天体物理学组合观测,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精度观测平台。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光学领域顶级期刊《Optica》上。
物理学家组织网24日报道,来自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波西(Pawsey)超级计算中心和DUG公司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使用默奇森宽场阵列(MWA)射电望远镜5年来收集的数百小时观测数据,寻找来自早期宇宙的信号。科廷大学是ICRAR参与单位之一,该校副教授凯瑟琳·特洛特说:“我们要寻找的是13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首批恒星和星系,它们发出的信号已在浩瀚宇宙中传播了数十...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0年12月27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哈盖•海茨尔教授和他的学生本尼•特拉克顿布罗特最近研究证实,最大质量黑洞的第一次迅速生长发生在宇宙诞生约12亿年的时候,而不是以前认为的20亿年—40亿年,且生长速率很快。研究结果将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据美国太空网及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国际天文学家于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星体狩猎者”——开普勒航天器发回的数据及所显示的有关行星的最新发现进行讨论,公布了开普勒航天器在恒星振荡(星震)方面的探测结果,并称其开辟了关于恒星尺寸、年龄及演化的全新见解。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在地球上曾出现过一些奇特的降雨现象,其中包括:青蛙雨、鱼雨等。但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在前不久发现的一颗系外行星更加不可思议,甚至会从大气层中降落“岩石雨”。
美国研究人员2009年8月10日报告说,他们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的模拟推算研究显示,宇宙早期黑洞的成长速度非常缓慢。这一发现对理解星系以及黑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0年前,天文学家在观测遥远宇宙时发现了一些闪亮的氢气巨大云团,即人们所说的莱曼—阿尔法云团(LABs),其体积比之前在宇宙中发现的任何同类天体都要大。从那时开始,研究人员便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结构发光。如今,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证据,表明这些巨大云团是被来自它们中心的特大质量黑洞的辐射和热量所点亮的。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个成长中的黑洞最终如何限制一个星系大小的理论的提出。
像伊卡罗斯(编者注:代达罗斯的儿子,他乘着父亲做的人工翅膀逃离克里特时,由于离太阳太近以致粘翅膀用的蜡溶化了,而掉进了爱琴海)一样,一些行星在游荡的过程中,因为与母星太近而难逃毁灭的厄运。这是一项新的模拟研究得出的结论,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老一点的恒星通常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颗行星围绕着它们近距离运转。
巨大的岩核加上厚厚的大气层,行星HD 149026b似乎正在打破太阳系的演化规律。然而,如今两名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终于能够解释这颗“热土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发现同时强化了天文学家耗费20年心血建立的太阳系形成标准模型。
据美国《科学》杂志近日报道,加州大学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协同国际性研究小组发布报告称,他们借助X射线探测到部分宇宙丢失物质,这些是宇宙“失踪家族”中的普通物质,由常规的原子构成。目前新的观测数据显示其十分符合宇宙学的标准模型。相关论文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NGC 1569星系是一个距离地球不远的“孤独”的星暴星系(starburst galaxy),它制造恒星的能力超过附近任何其它的星系,这种能力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美国科学家近日利用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揭开了这一谜题,他们观测发现,这一星系的距离要比之前认为的远得多,而且它并不“孤独”。相关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Astrophysical Journal Le...
新华网2007年5月21日报道 日本国立天文台的研究小组近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s)上发表论文称,彗星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冰和岩石的简单组合,彗星表面有一层由碳和岩石的微小粒子形成的厚度不足1米的“壳”。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7年5月8日报道 美国国家大气实验室的Hector Socas-Navarro和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的Aimee Norton在最新的《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发表文章,声明他们测量得到的太阳氧含量为人们从前结果的一半,进一步证实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的“太阳氧危机”。
科学时报2007年4月26日报道 即便在银河系最平静的一隅也正埋伏着一些温度极高、辐射极强的恒星,以至于它们那些又小又冷的邻居都不敢来套近乎,以免自己周围的气体与尘埃——即行星盘,恒星用这些物质形成行星——被前者吹走。天文学家如今绘制出这些恒星危险区域的第一份图谱,这项成果是一项缩小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恒星系统范围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黑洞并不像通俗文化中理解的是终极毁灭者的角色,相反,从黑洞巨大引力中逃离的热气体可能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化学元素的来源。这项研究使用欧洲宇航局的XMM-Newton的数据,发表在2007年4月20日的《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